单个核细胞分离小技巧
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(CBMC)都是细胞免疫治疗研究中最常用的细胞来源 , 主要由几类免疫细胞组成,包括T细胞 (约占70%)、B细胞 (约占15%)、单核细胞 (约占5%)、树突状细胞 (约占1%) 和自然杀伤NK细胞 (约占10%)。这些细胞是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, 在保护身体免受病毒、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的同时可以消灭异常细胞,衰老细胞以及肿瘤细胞。因此其在免疫治疗、细胞治疗、传染治疗、肿瘤治疗、癌症治疗等领域被视为宝贵资源。
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
单个核细胞的体积、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,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的比重在1.092左右,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为1.075-1.090,血小板为1.030-1.035。因此利用一种介于1.075-1.092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溶液(密度梯度分离液或分层液)作密度梯度离心,使一定密度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,可将各种血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分离。
磁珠法是一种利用磁性珠子分离单个核细胞的方法。首先将磁性珠子与特定的抗体结合,使其具有特异性;然后将细胞悬液与磁性珠子混合,使其结合到目标细胞表面;接着用磁力将带有目标细胞的磁性珠子沉淀到离心管底部,最后用DPBS洗涤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出来。
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细胞表面标记分离单个核细胞的方法。首先将细胞悬液与特定的荧光标记抗体混合,使其结合到目标细胞表面;然后将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仪,利用荧光信号和细胞大小等特征,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出来。
由于流式细胞仪法对细胞损伤较大,免疫磁珠法价格相对较贵,其应用均受到限制。而密度梯度离心法简单快速,分离成本低,分离后的细胞活力高,目前主流的分离方法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(Ficoll)法进行分离,制备好的PBMC样本可立即使用,也可进行冷冻保存。
听起来似乎很简单,但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。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如何从全血、脐带血中有效地分离出PBMC单个核细胞。
01.外周血/单个核细胞分离操作步骤
Tips:依据血液样本量不同,需选择不同直径的离心管,以保证分离体系适宜。初次摸索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体系,每10ml外周血可分离的PBMC约为:1x107cell(仅供参考)
实验步骤
1. 将血液采集至肝素钠采血管;
Tips:培养免疫细胞推荐使用γ射线灭菌的NIPRO肝素钠采血管(货号:NP-NH0507Gr),其他抗凝剂会影响细胞后续培养增殖。
2. 在两支装有 15ml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上,分别小心地倒上 20~30ml 血液;
Tips:血液应缓慢加至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,且要注意保持界面清晰。
3.室温下,800xg 离心 20min,慢升慢降,若血液储存超过 2小时,请将离心时间增至 30min;
Tips:国产离心机升1降0,进口离心机升3降2,具体可根据离心机情况进行微调,建议选用性能稳定,缓升缓降的品牌离心机。
4.离心后,血液被分为 4 层,由血浆层、单个核细胞层、分离液层和红细胞层构成;
5. 将第一层血浆层收集进行灭活;
Tips:建议使用恒温自动加热仪(货号:BX5101)灭活,避免水浴造成污染。
6. 用移液管将第二层单个核细胞收集至新的离心管;
Tips:如果仅收集第二层,清洗两遍即可;为最大程度收集单个核细胞,建议收集第二层和第三层,尽量避免吸到红细胞层, 而后清洗3遍;
7. 加入 DPBS 35ml 稀释细胞悬液,500xg 离心 10min;
Tips:PBMC分离后洗涤应选用DPBS(货号:CS001),DPBS不含 Ca2+、Mg2+,可避免细胞结团,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,保持pH稳定,供细胞和组织一个相对稳定的离子环境;
8. 移除上清液,重复第2步骤洗涤细胞3次,最后一次混匀后取100ul悬液细胞计数,余下悬液500xg离心10min;
9. 分离后的PBMC就可以进行后续诱导培养。
特殊血液标本分离培养的注意事项:
1、应避免使用溶血标本,释放的血红蛋白会影响细胞的增殖效果;
2、胆红素升高的外周血,应首先分离血浆,并稀释洗涤外周血,再进行分离PBMC;
3、脂血标本应洗涤后再进行分离,且分离的血浆,灭活后进行细胞培养可能会导致细胞贴壁严重,建议使用血替替代使用;
4、肿瘤放化疗患者分离的PBMC可能偏少,分离的血浆存在药物残留,质量下降,可使用血替替代;并选用专用NK高效诱导培养试剂盒(货号:T20153P3),提高NK细胞纯度和杀瘤活性;
5、选择质量稳定的样本密度分离液,降低可能对血液分离产生的影响。
脐带血是胎儿娩出、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,不仅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、间充质干细胞,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,如T细胞、NK细胞等。脐血作为现成的异源性资源,来源广泛且无伦理问题,其所含的幼稚免疫细胞不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,是目前治疗糖尿病、肝硬化、血液病等疾病的干细胞主要来源,目前已用于临床研究或临床应用。
根据文献报道,新生儿脐血细胞与成人静脉血细胞相比白细胞(WBC)数目差异性十分显著,表明脐血里有核细胞数目多。脐血中血红蛋白(HGB)、平均红细胞体积(MCV)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(MCH)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(MCHC)较成人外周血高,表明脐血中红细胞体积较大,同时也说明脐血细胞里有较多的幼红细胞,其密度和白细胞十分接近。由于红细胞过多可能影响细胞增殖,在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时,应考虑尽可能减少脐血中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的影响。因此,如何减少脐血中红细胞的影响是脐血CBMC分离的最大难点。
为了简单有效地分离脐带血CBMC,最大程度减少红细胞的干扰,并且保证分离的淋巴细胞生物活性。在分离脐血CBMC时,应使用高效样本密度分离液(货号:CS006),使脐血中的各细胞形成有效的细胞分离层,降低样本的高粘滞状态及去除干扰物质。
02.脐血/单个核细胞分离操作步骤
1.血液分离
Tips:
①推荐使用肝素钠/枸橼酸钠的采血管或含有保存液Ⅲ的采血袋采集脐带血,其他抗凝剂对本方案有一定影响;
②使用采血袋采集脐血时,推荐使用 100ml 规格的采血袋,若脐血采集量过少将导致抗凝剂过剩,血浆内抗凝剂过剩将影响细胞培养效果;采血量(含抗凝剂)少于50ml时,不建议用于免疫细胞诱导培养。
(1)分离血浆:室温下,500xg离心10min,取上层血浆,灭活备用;剩余血液成分,加 solutionⅢ补至原体积,记为 A 液;
Tips:离心升降速为升5降5,如果血样放置时间过长血浆分离效果不理想,可适当延长离心时间。
(2)沉降红细胞:将 A 液按 2:1 比例加入至 solution Ⅰ中,充分混匀,50 xg 离心 10min;取上清,记为 B 液;
(3)分离 PBMC:solution Ⅱ:B 液按 1:1~1:1.5 比例,将 B 液缓慢加入 solution Ⅱ上,室温下 800xg、缓升缓降、离心 20min,若血液储存超过 2 小时,请将离心时间增至 30min。
2.制备CBMC
(1)离心后,使用移液管将白膜层单个核细胞收集至新的离心管;
(2)加入50ml solution Ⅲ稀释细胞悬液,500xg离心 10min;
(3)移除上清液,加入50ml solution Ⅲ重悬细胞悬液,混匀,500xg离心10min;重复此步骤,取100ul悬液细胞计数,余下悬液500xg离心10min,去掉上清即可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
Tips:处理脐血样本时应尽量提高 PBMC 纯度,减少红细胞干扰,红细胞过多会影响 NK 细胞的诱导扩增。
TIPS 外周血采集及其他注意事项
单个核细胞分离是免疫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,看似简单却暗藏细节。总得来说,细胞分离和培养是个细致活,保持耐心,掌握多方面实验小技巧,让细胞培养少一些提心吊胆,多一份安心!